山 东 经 济 学 院
山东省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
工作简报
二〇〇九年第一期(总第7期)
山东省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办公室 2009年3月
《山东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证研究》成果获山东高
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9年1月,由山东省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董长瑞教授主持,张英副教授参与完成的《山东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证研究》科研成果获得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山东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证研究》依据库兹涅茨倒U理论,利用计量、数学等分析工具,遵循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不同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等方面,构建我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模型,从不同角度对我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进行详实的分析与评价,对我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总体状况进行了国内比较,并进一步从城乡、行业、区域等不同角度分析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针对导致山东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缩小山东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该研究成果对于客观反映我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探究引起收入差距的原因,及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心邀请知名学者举办应对金融危机笔谈
近日,山东省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邀请4位国内知名学者就应对国际金融展开讨论。其中包括教育部首届人文社会科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泰岩,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城市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马传栋,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府参事、山东经济学院教授、山东省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郭松海和山东省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获得者、山东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崔友平。他们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提出自己的观点。
黄泰岩教授以《保增长的扩内需政策组合》为题提出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对策。他指出:“世界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挑战,也要求中国经济学至少必须做出以下两方面思考:一是就长期而言,如何构建不过度依赖外需的健康大国发展战略;二是就2009年的经济发展而言,如何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扩大内需,保证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并进一步就以扩大内需为目的的我国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及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协调问题等三方面展开讨论。
马传栋教授以《推进区域整合,培育增长新极,确保经济增长》为题提出“能否抓住产业优化调整和区域整合的机遇,培育出产业新优势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是实现‘扩内需,保增长,上水平’经济目标,保证我国经济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他指出:区域整合能够凸现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而泛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其要素资源集聚能力、经济带动和扩散能力不断提高,泛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利于提高区域凝聚力、国际竞争力。因此,新时期从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角度出发,培育山东半岛经济增长新极能够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郭松海教授以《探索管理创新,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为题提出“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对于拉动钢铁、建材及家电家居用品等产业发展,稳定和发展金融业,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民生,对于中国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房地产市场的困境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迫切需要房地产市场的变革,通过在房地产市场上的管理创新,在住宅开发环节上的技术创新,在组织管理上的机构创新,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崔友平教授关于《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讨论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于更全面认识、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认为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分析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本质,探索了经济危机的根源,研究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是我们应对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良方”。